历史回顾
历史回顾
当前位置: 首页>>历史回顾>>正文
漫谈研究生教育
来源: 日期:2014年12月16日 点击:16次

漫谈研究生教育

——访陈钟颀教授

要说硕士生和本科生有很大区别,这个可能从发达国家来看也未必如此。我认为与发达国家的硕士相比,我们的硕士水平并不逊色。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可能还是博士生的创新不够。

一、大学规模

我们国家对学校到底以怎么样的规模最好?这方面好像没有什么太多的研究。而比较多的是追求大,学生多,学科多。在高等教育法里面就有规定,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。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学校叫大学,所以呢,就不得不去横向拓宽,把学校的学科勉勉强强地搞上去。从评价指标上来讲也同样,看看武书连那个指标,规模占了很大的成分。我们学校若不维持现在的规模,把规模缩小一点,可能各方面事情好办一点,但是我们的排名肯定还要往后面掉。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合办了一个上海科技大学。江绵恒在招生宣传会上就讲,我们的目标不是办国际一流大学,我们没有这个水平,我们要办规模不超过多少人的大学。是啊,这个规模太大了以后会有问题的。但是无论从顶层设计,还是从评比指标来讲,我们实际上是在鼓励把学校办大。

二、大学校长

我们国家的校长在学校里管的事情要比外国的校长多得多,但投在管理上的时间比外国的校长要少,因为我们的校长还要出科研成果,还要争取当院士。当校长最多当十年一定要下来,下来了以后就啥都没有了,如果争个院士就可以一辈子有荣誉。外国的校长没有任期,只要做得好,只要教授们选你,就可以永远做下去。所以我们的学校怎么管得好呢?

三、本科与研究生比例

我认为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方面我们学校基本上还是平衡的。问题在于美国大学有比较明确的分工,有的学校是本科教育好,有的学校是研究生教育好。但是在我们国家的气氛下,哪个学校不要往研究生层次争呢?实际上本科是一个基本的东西,尤其是西安交大,因为最好的研究生来源是靠本校的,所以如果本科教育不抓好的话,是有问题的。我刚才讲上海科技大学江绵恒在招生时候讲,我们所有的教授全部要上本科课程,全国来说,教授认认真真去给本科生教学的,总的来说比例还是小一些,因为研究生教育任务也很重。这里面有很多是顶层设计的问题。比如国外,招研究生没有工作量,必须得给本科生上课,不可能不上,但是研究生帮老师做科研,所以招研究生对老师有好处。但是我们现在带了研究生,工作量也就上去了,为什么还要去给本科生上课呢?这个必须由国家来改革,因为哪个大学校长也不敢说我们现在开始带研究生一律不算工作量。

四、导师的招生

现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数跟国外一些研究型大学比起来也差不多,一定是研究生要比本科生多,美国也是这样的。但问题是,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授,参加本科生教学的分量还是要比我们重。是发展过程,但也是体制问题。比如说,对于研究生,导师要负担更多的责任,更多的财力(包括学费、生活费、医疗保险费等,除了极少数去做助教的是学校出钱外,其他的全都是导师出钱)。因为每年要花这么多美金,如果养了个学生干不了活,那就不划算了。哪怕是亲戚介绍来的,哪怕是领导压过来的,如果学生不够好,导师就不会收,就能打破情面。在数量上,能满足自己的科研要求就够了。我们这里招了研究生,经济负担还不重,又有工作量,所以不是按照研究需要招生,就会出现一个老师带几十个研究生的情况。

    五、研究生的学制

从宏观上来讲,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学制过长,这个是很不经济的一个事情。教育法规定,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,实际的情况是,多数全日制硕士生念到了三年。全世界只有中国是这样,所以我们的硕士水平肯定是拿得出去的。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博士生的创新水平可能不如一些发达国家。总的来讲我们还是一个穷国,我们的教育经费还是有限。我们现在博士生的培养经费,如果要跟发达国家来比,差得很远。如果我们的硕士生能够从三年减到两年,我们可以省下很大一笔钱来支持博士生教育,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待遇,使得他们的待遇比出去就业的平均水平还要高。要想办法吸引一批优秀的硕士生留在国内念博士生,我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,但这还是要政府下决心。现在要改革学制,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国家只给学校两年的钱。如果导师确实有研究需要,需要让研究生读三年,第三年的全部费用全部由导师解决。导师应该跟学生讲好,并且给研究生比出去工作还多的钱,这样矛盾也可以解决。总之更合理的应该是硕士两年,博士四年。

    六、研究生招生考试

另外,我随便讲讲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问题。大家都知道研究生入学考试对本科四年级的课程是有冲击的。我们可以考虑把统一的招生考试适当分散,允许二、三年级学生考外语和数学,四年级时考专业课。如果考生不满意自己的成绩,可以再考一次,两次里面取成绩比较好的一次,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对本科生教育的干扰。

(李秀兵、刘彦彦、楼晓)

陈钟颀:江苏吴江人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1953年交通大学本科毕业。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教务长、研究生院副院长。

上一条:独领风骚 无私奉献

下一条:对当前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几点建议

关闭


Copyright ?2008 - 2014 西安交通大学校研究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:xygfb@mail.xjtu.edu.cn 服务热线:029-82665570